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,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
中国的房地产从来不缺“大瓜”,前有负债2万多亿,后有中植集团崩盘,如今就连绿城集团也东窗事发了。
根据绿城集团给出的年度财报来看,2024一整年绿城中国的负债已高达3943亿元,如今被套的股民们每天都提心吊胆,生怕闹什么幺蛾子。
然而就在最近有消息透露,就在飞往加拿大的登机口前,一位身穿笔挺西装的男子被工作人员拦下,这个男人正是两个月前辞职的绿城中国前董事长。
张亚东
张亚东这是要卷款逃到国外的节奏么?绿城集团又发生了什么?
从上任到离任
时间倒回2018年,大连前副市长张亚东以中交集团“空降兵”身份,执掌绿城中国。
这位毫无地产经验的体制内官员,一上任便掀起惊涛骇浪:三个月内清洗管理层,一年内取代创始人宋卫平坐上董事长宝座。
“绿城的项目开发周期必须从两年压缩到一年!”
张亚东在战略发布会上斩断传统“慢工出细活”的基因,在他的铁腕推动下,绿城销售额如火箭般蹿升,从2018年的1564亿元狂飙至2021年的3500亿,行业排名从第17位杀入前7强。
然而高周转的背后,其实是一场危险的赌局,不过侥幸成功的张亚东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些,依旧带着绿城杀进各大城市的楼盘。
2022年地产寒冬已至,万科、碧桂园等巨头纷纷收缩战线,张亚东却豪掷400亿在全国抢地,上海徐汇13.1万元/平方米的“地王”、杭州46.5%溢价地块接连诞生。
当股东会上质疑声四起时,张亚东依然自信宣告:
“绿城要冲进销售额、自投、总资产三个前十!”
在疫情、中国房地产泡沫碎裂的双重打击下,绿城就像是倒下的大象,压死了一群蚂蚁一样的散户。
跌入4000亿债务深渊
大饼画的再圆,口号喊得再响亮,数据也不会说谎,2023绿城的财报瞬间给全体股东泼了一盆冷水。不仅毛利暴跌22.5%,净利润缩水25%至66.78亿。
更触目惊心的是2024年数据,虽然营收冲上1585亿元新高,净利润率却断崖式跌至1%,相当于每卖100元房子只赚1块钱,而负债总额高达 3943.01亿元。
眼看东窗事发,张亚东却没有想着怎么填这个窟窿,反而在做三件耐人寻味的事。
他一边拿着1217万年薪稳居地产圈“千万俱乐部”,一边在2024年11月悄然减持股票套现2478万港元,更秘密联合第二大股东九龙仓,意图引入战投稀释中交股权。
这把中交集团彻底激怒,中央巡视组点名批评“控股不控权”的警告,没曾想张亚东做的一切都是想着如何“金蝉脱壳”。
在机场被截下
2025年3月21日,张亚东突然递交辞呈,六天后,中交悍将刘成云火线接任,绿城股价应声暴跌9.27%,资本市场用脚投票。
然而就在张亚东辞职当月,张亚东的“左膀右臂”接连消失,前董秘尚书臣“去外地出差”杳无音讯,前党委书记李森办公室物品未收便人间蒸发。
紧接着就是5月多的事,就在张亚东要踏上香港飞往加拿大的航班前,在机场被工作人员拦下,据知情人透露中间张亚东解释了十几分钟,但还是被带走。
这情况,简直像极了海航陈峰案的前奏,当年陈峰心腹集体失联后,陈峰突然出现在深圳湾口岸,辩解要“去香港结婚”,最终因职务犯罪落马。
如今绿城的接任者刘成云,面临的是一地鸡毛。
虽然这位中交老将擅长基建资源整合,但想让绿城脱困,属实难于登天,更何况中交集团在2025年初宣布剥离自身地产业务,将重资产包袱甩给绿城,母公司都不再相信地产开发,绿城如何扛起4000亿负债穿越寒冬?
刘成云
如今绿城的股民们,可谓每天提心吊胆,但只要人没走,张亚东事件就势必会给出一个结果,绿城的现状再次告诉所有投资者:
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
信息来源: 中华网财经2025.07.02《卸任两月,绿城前董事长想去加拿大,在机场被“劝返”》 杭州日报2025.03.27《绿城董事会主席辞任》 京报网2025.06.17《1元转让!中交地产拟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》 中国经营报2025.04.08《挥别张亚东时代 “地王收割机”绿城中国的新帅与旧忧》
盛达优配-盛达优配官网-配资网哪个-沈阳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